在 AI 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名师太多,到底要跟谁学 Sora”,已成为众多对 AI 心怀焦虑人群的一大困扰。
Sora 是 Open AI 于 2 月 16 日凌晨发布的一款文生视频工具,相较于其他同类产品,它具备显著优势。Sora 能够生成时长高达 60 秒、分辨率达 1080P 的高质量视频,视频中包含精细复杂的场景、生动的角色表情,以及复杂的镜头运动,无限贴近现实世界。
![图片[1]-Sora 爆火引 AI 课程乱象:割韭菜还是真赋能?-苏小兵商学院](http://www.bingge123.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julien-tromeur-FYOwBvRb2Mk-unsplash-1024x1024.jpg)
过去一年,AI 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被视为全新的生产力工具,在营销、文案策划、智能客服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替代人类部分工作的可能性。这让不少人担忧自己的工作被 AI 取代。而普通人的这份焦虑,却成为了部分人的致富商机。在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知识星球等平台上,随处可见 Sora/AI 相关的付费课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人称 “AI 巨头” 的李一舟。飞瓜数据显示,他所售卖的 AI 课《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在一年内卖出约 25 万套,销售额约 5000 万。还有一位知识博主,在 Sora 爆火后迅速组建社群拉新,短短两天,60 个微信群就已爆满。一张网传截图显示,某机构已售出 2 万多份价格 99 元的 Sora 培训课程,仅一天时间就入账 200 万。
然而,最新消息显示,李一舟用于售卖 AI 课程的微信小程序 “一舟一课” 已暂停服务,其人工智能课在微信视频号橱窗也已下架,同时,李一舟的个人视频号现已被禁止关注。无独有偶,另一位博主 “鹤老师说经济” 的视频号也被禁止关注。但即便如此,这也未能阻挡其他借 Sora 爆火契机贩卖 AI 焦虑的人士继续卖课,对他们而言,每一次收割的机会都不容错过。
“李一舟们” 被封,课程下架
自称清华博士的李一舟,近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2 月 22 日,李一舟用于售卖 AI 课程的微信小程序 “一舟一课”,因违反《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暂停服务,其人工智能课在微信视频号橱窗已下架,个人视频号也被禁止关注,不过,其官方视频号 “李一舟 AI” 仍可关注。
另一位知名博主 “鹤老师说经济”,同样未能幸免,其视频号也已被禁止关注。据报道,截至去年 7 月 4 日,仅在抖音平台上,鹤老师推荐的售价 199 元的《人人必修的人工智能启蒙课》已售超 3400 次,合计销售金额高达 67 万左右。
李一舟和 “鹤老师说经济” 在知识付费领域颇具知名度,仅在抖音上,李一舟和 “李一舟 AI” 两个账号分别拥有 332 万和 120.8 万粉丝,“鹤老师说经济” 更是坐拥 777.8 万粉丝。大模型技术的持续迭代,让担心被 AI 替代的打工人愈发焦虑,“想学习一下 AI,虽然暂时可能用不到”,这是大部分购买 AI 培训课程用户的普遍心理,也正是李一舟们的赚钱法宝。
毕业于国内某双一流高校的设计师张晓,曾花 199 元购买李一舟的课程,本想深度学习提示词,尝试不同大模型产品,却发现课程内容仅停留在最浅显的操作层面,毫无干货。李一舟的直播间大多是录播,为促使用户尽快下单,直播间常宣称还有 5 分钟下播、仅剩最后一个名额,可实际上再过 1 个小时,李一舟仍在直播。甚至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吐槽,每次刷到他直播,都说是最后一天 199 元。
购买 199 元的课程可获得 110 万算力,这是李一舟打造的 “一舟智能” 大模型网站的计量单位。一舟智能是一个集合各种国内外大模型的类似 Hao123 的网站,使用大模型需消耗算力。Tech 星球发现,普通用户注册即便不购买课程也可获得 10 个算力,看似实惠,实则画一次图就要消耗 1 万个算力。不过用户可通过成为会员购买算力,会员分为琥珀、黄金、铂金、钻石四个梯度,售价分别为 39、99、159、399 元 / 月,如此一来,用户便可能持续付费。
李一舟售价 199 元的 “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 共有 39 节,时长不到 4 小时,内容涵盖介绍 Token、ChatGPT、人工智能,以及如何用 ChatGPT 修改简历、辅导孩子等。整体来看,课程内容较为肤浅,更像是科技企业发布会内容的二次加工。例如,李一舟提及大模型可应用于智能客服、智能写作、智能运营、智能销售,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而这些内容在多家大模型发布会上早已被提及。也就是说,李一舟的课程或许更适合对大模型一无所知的小白,仅能作为初步了解,若想深入学习,显然远远不够。
一位购买了李一舟课程的用户向 Tech 星球表示,学了这课程没什么用,难道真指望靠搞个 AI 图文视频赚钱?实际上,视频平台对纯 AI 生成的内容在流量上存在限制。
另外一个大 V 博主 “鹤老师说经济” 推出的《人人必修的人工智能启蒙课》售价与李一舟持平,但购买课程的用户反馈不佳。在社交平台上,有用户吐槽鹤老师没有任何技术,只是教怎么用 ChatGPT,还讲不清楚。
更多的人还在靠贩卖焦虑割韭菜
李一舟和 “鹤老师说经济” 只是博主们割韭菜的典型代表,还有更多人在利用人们的焦虑赚钱。提示词是与大模型对话的关键工具,提问方式不同,得到的答案可能大相径庭。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说,10 年后,全世界 50% 的工作都是提示词工程。
Sora 发布第二天,就有博主将原价 2999 元的 “Sora 专属提示词课程” 以限时特价 999 元对外发售。随即有博主反驳,称 Sora 还未正式发布,此时推出课程基本都是在割韭菜,紧跟时代潮流没错,但交钱之前还需谨慎。
不过,这并未阻止知识付费博主们借助 Sora 的名头进行收割。一位负责帮知识博主拉新的人员向 Tech 星球透露,仅仅两天,他们就拉满了 60 个群。拉新没有提成,但卖出去一份 499 元的课程,他就能拿到 200 元提成,他还补充道 “还算丰厚”。
他们拉新的噱头是 Sora 内测申请通道已开放,自己能告知用户如何申请内测。但实际上,Sora 的红队人员(即早期内测成员)内测资格招募于去年 12 月 16 日就已开启,邀请的是世界各地的专家,Open AI 表示会在选择过程中优先考虑地理和领域的多样性。一位大模型行业的创业者称,内测招募申请已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结束,一条尚未证实的信息显示,大约有 1000 人获得了内测资格。
社群就是种子用户。入群后,便有专门的运营人员分享直播链接,还有学员分享自己如何通过这门课程取得成果。每天持续不断地宣传,总有用户会下单购买课程。
在知识星球上搜索 Sora,曾显示有 40 个相关结果,其中 13 个需付费才能加入,费用在几十到数百元不等。而那些付费才可进入的星球分享的内容,包括 AIGC 资讯、Sora 使用方法、如何搞钱、如何训练一个 Sora 模型等,这些内容要么能在网络上直接搜到,要么根本不具备实操性。据界面新闻报道,不少星球刚成立不久,成员数就已过百,当前收入预计近万元。不过,2 月 22 日下午,当用户在知识星球上搜索 Sora,却显示没有搜到相关内容。
更有甚者,直接宣称自己可以提供 Sora 访问链接。这种混乱局面让 Open AI 不得不出面澄清,表示并未推出对 Sora 的访问,如果用户看到谈论此 / 提供访问权限的帖子,要么是讽刺,要么是骗局。但听到这一澄清的人并不多,对未来不确定性感到焦虑的人,依旧选择购买课程。
AI 课含金量:普遍几乎无实用价值
每一次新技术出现,卖课的人总能率先抢占一波红利,此前有人靠 ChatGPT 月入百万,如今就有人靠卖课三年收入上亿。他们紧跟互联网热点,却未能给普通人带来更深入的思考。
普通人应明白,这种盲目的焦虑实则毫无用处,仅靠一份几百元的课程就学透 AI 是不可能的,指望借此赚大钱更是天方夜谭。如果说李一舟的 AI 课含金量不足,那其他直接售卖 Sora 相关课程的人,在割韭菜这件事上表现得更为离谱。
Tech 星球在闲鱼上购买了流传甚广、号称原价 365 元现价 99 元的 “Sora 文生视频” 教程,里面包含两个国内配套程序,以及两个文档。两个配套程序分别是国内开发者研发的 AI 图生视频、AI 文生视频工具,在 App Store 中均可免费下载。
文档内容分别是介绍如何靠 Sora 赚钱、如何获取 Sora 内测资格。前者与社交平台流传出来公开可查的方法毫无二致,包括卖账号或邀请码、售卖高质量生成视频的提示词、制作 AI 视频、使用 Sora 生成的视频做账号、上传视频到各大网站赚钱、Sora 知识付费,全文不过 1200 字,基本上每个方法只是简单扩句,毫无实际意义。而关于内测资格,前文已提及,普通用户大概率无法获取。也就是说,这份资料几乎毫无价值。而另一份课程里,则全是 Sora 的官方介绍和媒体报道的链接。
事实上,市面上不少 AI 课程仅仅是入门科普,很多内容自己搜索就能找到。退一步讲,学透 AI 本身门槛极高,需要具备微积分、线代、概率、最优化、Python、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算法等知识。对于普通人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 AI,这需要日常不断学习和实操,提问方式不同,得到的答案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换句话说,与其耗费时间和金钱购买割韭菜的课程,倒不如打开大模型工具,直接与 AI 开启对话。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