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AI时代的暴利商机:谁在“卖课”?-苏小兵商学院](https://www.bingge123.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2435053411d765af3cd672459a548cfd-1024x574.png)
随着DeepSeek的崭露头角,技术开发者还在忙于更新迭代时,各类课程如《普通人如何利用DeepSeek实现盈利的10种途径》、《AI变现2天速成班》等也纷纷上线。有博主甚至在社交平台上炫耀,自己通过收费社群在短短4天内赚取了20万元。这一现象不仅让人惊叹,也引发了对这种“割韭菜”行为的深思。
在元宇宙、ChatGPT和DeepSeek等新技术不断火热的背景下,市场上随之而来的“卖课”现象屡见不鲜。记者采访多位技术专家时,他们普遍认为,向普通人普及新技术和知识是有益的,但市场上的投机者正在快速侵蚀这一良性行为。
课程质量堪忧,焦虑感加剧
当下的课程质量问题十分突出,一些授课者更多的是营销专家而非真正的技术“大拿”。他们通过与知名高校或公司搭建虚假的关系,提升自己的信誉度。随后,他们将DeepSeek等工具包装成快速盈利的“灵丹妙药”,对自由职业者宣称“2天速成,月入5万”;对上班族则表示“自动生成周报,安心保住你的职业生涯”;对想学习AI的公众高喊“AI学习效率提升10倍,机会难再!”
然而,很多课程只关注收钱,忽视教学质量。消费者在交钱之前,总是听到“包教包会”的承诺,而一付款后却发现只能自生自灭。许多课程将网络上可得的免费资源包装成所谓的“秘籍”,其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据媒体报道,一位消费者花费199元购买的“DeepSeek自媒体爆款内容制作”课程,最终发现内容不过是网上的信息整理,缺乏实用参考价值。
另一位购买DeepSeek本地部署教程的用户也表示,自己部署后发现效果不佳,认为仅依靠普通笔记本电脑无法满足使用需求,还需额外支付购买芯片或算力的费用。
知识的剥削与市场的异化
暴利课程的背后,是对公众求知欲的无情收割。国产创新虽然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但这些投机者却在利用热点无情消耗市场资源,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频繁发生。
记者在采访中收集到了一系列呼声:以DeepSeek、AI等名义的课程,实则属于一种培训课,能否对这些“卖课派”进行有效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技术专家们深入撰写的DeepSeek解析文章往往阅读量稀少,而“5分钟速成”却能引发广泛关注。是否可以调整流量算法,不再奖励这些“伪学习”的内容?大众平台亟需引入真正的官方和专业人士,以加强正规科普教育,让“李鬼讲师”无处遁形。
保持思考力,抵制浮华表象
人工智能的先驱图灵曾提出:“机器能像人一样思考吗?”在当今AI浪潮席卷的时代,我们更需保留“思考”的核心能力。技术不应是魔法,学习的过程向来不易。暴利卖课实质上是一种投机行为。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清醒与理智,成为AI时代的独立思考者,明辨是非。
暂无评论内容